Hard Disk Drive
目录
组成
关键组成:磁盘+主轴+磁头+磁头臂
存储介质
- 刚性磁盘
- 存储原理:使用极性方向来存储0/1
- 读写方法
- 读:磁头经过盘片上方,盘片本身的磁场能导致读取线圈中的电信号发生改变(磁头在移动过程中切割磁感线产生电流)
- 写:磁头经过盘片上方,通过电流来产生电磁场,改变盘片上单个存储单元的磁极性方向
数据在盘片上的组织组织
- 磁道
- 扇区
- 柱面
- 图示:
相关技术:
坏块管理
每个扇区前都会有一个头标,头标中含有一些字段,其中包括对扇区是否能可靠存储数据的标记,还会有一个指示字,可在该扇区错误时指引磁头转到替换扇区或磁道,另外头标末尾还会有循环冗余校验CRC值,可以检查扇区头标的读出情况。
提高容量密度
目前的磁盘已经难以通过增加磁盘大小与增加磁盘数量来提高容量。磁盘大小已经到达极限,再增大,既会增加体积,还会大幅降低磁盘稳定性,另外对于磁盘数量,目前9碟已经是极限了。
对于磁盘记录技术的发展,目前的主要趋势如下图所示,目前比较常见的有Perpendicular magnetic recording和Shingled Magnetic Recording两种。
参考资料
提到本笔记的相关内容
Perpendicular magnetic recording
一般常用的[[Hard Disk Drive]]中,传统技术下,我们用的是PMR盘。PMR技术下,硬盘中的磁道彼此平行互不重叠,并且留有一定间隙。
Solid-State Drive
固态硬盘(Solid-State Drive,SSD)是一种使用集成电路设计制作的存储设备。SSD中没有可活动的机械部件,这是SSD与HDD在概念上的重要区别。固态硬盘中一般使用闪存(特别是[[NAND Flash]])作为一种非易失存储介质,其具有非常好的随机读写能力,但同时也由于闪存本身具有的特性带来一些问题。因此基于闪存的存储设备还需要在其上增加一层[[Flash Tranlation Layer]]来更加充分利用闪存的性能以及在读写闪存过程中实现磨损均衡、数据纠错、坏块管理等。
Log-structured File System
写一个很经典的文件系统:LFS(Log-structured File System)[1],该系统首次在1991年的SOSP 中提出。虽然来自很久远的文章,这个Log-structured的思想到现在依然不过时,在SSD以及PM中都时常被提起,特别是在[[Log-Structured Merge-Trees]]中。 [1] M. Rosenblum and J. K. Ousterhout, “The design and implementation of a log-structured file...